四庫全書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部叢書。編纂的時間始於清乾隆三十七年(西元一七七二年),至乾隆四十七年(一八八二)完成。編輯部全體職員三百六十八人;計總裁十六人,以皇六子多羅質郡王永瑢領銜;副總裁十人;總閱官十五人;總纂官三人,即紀曉嵐、陸錫熊、孫士毅,他們三人可說是總編輯。此外,尚有助理編輯一百六十多人,以及其他職員。

四庫全書著錄的書,凡三千四百七十種,共分三萬六千三百零四冊,七萬九千零一十八卷;另有存目(不收入「四庫」的)凡六千八百一十九種,九萬四千零三十四卷,比著錄的更多。為什麼以「四庫」為名呢?
因為我國自晉代以後,圖書分類多以「經、史、子、集」四部分類為準之故。

四庫全書所收之書,有兩大來源:一是政府固有的藏書,一是各省官吏採進之書;此外尚有一小部分是私人進獻的書。私人進獻之書又分自動捐獻和奉旨捐獻兩種,所呈之書有家藏本、家刊本、和購進本之分。家藏本是借用性質,錄好後原本送還原主。由於各書原本大小規格不一,如全部刻為木板,不但費時太久,而且費用極大,於是乃決定全用手抄,既省時省錢,又便於更改原書,而且大小格式,標準統一。於是在北京找到一批謀官職的舉人、貢生、監生等共四百餘人,派為謄錄,負責抄寫,並以抄寫之成績行文吏部議敘(形同目前之銓敘)。

四庫全書最初只錄四份,分別藏在大內之文淵閣、盛京(即今日之瀋陽)之文溯閣、圓明園之文源閣、熱河行宮之文津閣,只作為皇家陳設之用。後來鑑於江浙人文薈萃,知識分子甚多,又再抄寫三份,分藏揚州大觀堂內之文匯閣、鎮江金山寺之文淙閣、杭州聖因寺之文瀾閣,並准許學子就近閱覽錄副,以發揚文化。此一措施,在當時而言,實在是嘉惠士林的創舉。

四庫全書完成後,未及百年即遭遇到了大劫。圓明園之文源閣,被英法聯軍燒光;金山寺的文淙閣以及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,在
鴉片戰爭期間,被英軍砲火燬了大部分,不久又遇大平天國戰爭,全部化為烏有。 
至於杭州文瀾閣的一部,雖然在太平天國戰爭時也遭損失,但後為杭州人丁申、丁丙兄弟補抄,已大部恢復原狀,後收藏於浙江省立圖書館。在瀋陽故宮文溯閣的一部,九一八事變後,侵略者用「國立圖書首」名義,代為封布,後來就暗中運出國境,現在何處,無從獲知。熱河文津閣的一部,早已移交北京圖書館收藏,所以一九三一年,北京圖書館落成時,其所在之街道就取名為文津街。至於在民國三十八年運到台灣的「四庫全書」乃是北京紫禁城文淵閣所藏之一部。所以目前「四庫全書」僅存三部。

四庫全書著錄之書,均在卷首編有提要一篇,後經紀曉嵐等彙編為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」二百卷,亦分經、史、子、集四大類。提要編輯工作,初步完成於乾隆四十六年(一七八一),後又經增改,至乾隆五十五年才刻印頒行。其體裁為:一、卷首:聖諭、表文、職名、凡例;二、經部:易、書、詩、禮、春秋、孝經、五經總義、四書、樂、小學類;三、史部:正史、編年、紀事本末、別史、雜史、詔令、奏議、傳記、史鈔、戴記、時令、地理、職官、政書、目錄、史評類;四、子部:儒家、兵家、法家、農家、醫家、天文算法、術數、藝術、譜錄、雜家、類書、小說家、釋家、道家類;五、集部:楚辭、別集、總集、詩文評、詞曲類。總計經部十類,史部十五類,子部十四類,集部五類。如流別多者,則又各析子目,條理分明,所錄各書,均以時代為次,其歷代帝王著作,從隋書經籍志例,冠各代之首。

論者謂,「四庫總目提要」雖由紀曉嵐、陸錫熊總其成,然經部之編輯戴震、史部之編輯邵晉涵、子部之編輯周永年等皆各用所長。故今之言四庫者皆歸功於紀氏,其實不然,蓋紀氏雖以博覽為名,而於經史之學則實疏,集部尤非所專,經史幸得戴、邵之功,故經則力尊漢學,識詣既真,別裁自易;史則耳山本精於考訂,邵氏尤為專門,故所失亦少;子則紀氏涉獵既偏,又取資於貸園,彌為詳密;唯集部頗漏略乖錯,多滋異議。

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雖然只有二百卷 
,但
乾隆皇帝仍認為卷數太多,不易翻閱,遂又命另編簡明目錄。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」二十卷,完成於乾隆四十七年(一八七二)。除存目不錄外,這個只佔十分之一篇幅的精縮品,事實上是具體而微的「四庫全書總目」,對讀者而言,確實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。

清自順治入關,歷經康熙、雍正,到了乾隆由於國基已奠,加上天資聰穎,文治武功上追唐宗漢武。「四庫全書」,在此時纂修,實在是其來有自,環境使然,再適當的時機也不過了。他一再強調編輯「四庫全書」旨在「嘉惠天下士林,公諸同好」、「以彰千古同文之盛」、「用昭石渠美備,並以嘉惠藝林」,這樣一項空前偉大巨觀,能在乾隆手中完成,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實在是難能可貴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20610091379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ny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